寵物健康|心絲蟲是貓狗的隱形殺手!獸醫師帶你了解心絲蟲症狀、治療及預防方式
對許多寵物主人來說,心絲蟲可能聽起來像是一個遙遠的疾病,但其實它是貓狗最容易忽略的健康威脅之一,心絲蟲(Heartworm)是一種寄生於心臟及肺動脈的線蟲,主要透過蚊子傳播,當蚊子叮咬受感染的動物,吸入微絲蟲後,再叮咬健康寵物時,微絲蟲便進入新宿主體內,逐漸發展成成年心絲蟲,由於初期感染症狀不明顯,許多寵物主人往往等到疾病進入晚期,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,本文將由獸醫師角度,深入說明心絲蟲的症狀、治療及預防方式,讓你對寵物健康有更全面的了解。
///心絲蟲對貓狗的危害///
心絲蟲主要寄生於心臟、肺動脈及肺部血管,造成血液循環阻塞及肺部壓力增加,對狗而言,心絲蟲感染可導致慢性咳嗽、呼吸困難、運動耐受力下降甚至心臟衰竭;對貓來說,即便寄生數量少,也可能因為肺部過敏反應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,甚至突然死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心絲蟲在早期往往不會造成明顯症狀,使得許多寵物主人未能及時檢測,這也是它被稱為「隱形殺手」的原因之一。
///心絲蟲症狀///
心絲蟲的症狀因寵物種類、感染程度及寄生時間長短而異。以下分別說明:
1. 狗的心絲蟲症狀
狗是心絲蟲的主要宿主,因此感染後症狀通常較明顯:
輕度感染:初期可能只有輕微咳嗽、活動力下降。
中度感染:出現呼吸困難、疲倦、運動後容易喘氣。
重度感染:心臟衰竭、腹水、消瘦及血尿等症狀,甚至死亡。
2. 貓的心絲蟲症狀
貓的心絲蟲感染數量通常較少,但症狀常更急劇:
突然呼吸困難或喘鳴
嘔吐或食慾不振
偶爾出現昏厥或突然死亡
貓的症狀不易察覺,常被誤認為呼吸道感染或哮喘。
///心絲蟲治療///
心絲蟲治療需依寵物種類及病情嚴重程度決定,獸醫師會進行血液檢查、X光及超音波等檢測以確認感染狀況。
1. 狗的治療方式
狗的治療主要包括:
-藥物治療
使用殺死成蟲的藥物(如硝酸咪唑類注射),但治療過程需小心,因為死亡的心絲蟲可能造成血管阻塞。
-支持性療法
包括止咳藥、利尿劑及心臟藥物,用於改善心臟及肺部負擔。
-休養與限制運動
治療期間需嚴格限制運動,以避免心臟及肺部承受額外壓力。
2. 貓的治療方式
貓的心絲蟲治療更為困難,因為藥物副作用大且風險高:
主要以支持療法為主
包括抗發炎藥物、呼吸道舒緩藥物等,減少寄生蟲造成的肺部損傷。
症狀控制
若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或心衰竭,獸醫師會提供緊急救治。
因此,對貓而言,預防比治療更重要。
///心絲蟲預防方式///
由於治療風險高且成本昂貴,心絲蟲的預防是最有效的保護方式。獸醫師建議採取以下措施:
1. 定期用藥預防
市面上有口服或滴劑型心絲蟲預防藥物,可每月或每季使用一次。
對狗而言,這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,能阻止微絲蟲在體內發育成成蟲。
對貓而言,使用預防藥物更是必須,因為治療難度高。
2. 減少蚊蟲叮咬
為寵物安裝蚊帳或使用蚊香、蚊蟲驅避產品。
避免在蚊蟲活躍時間(清晨、黃昏)長時間帶寵物外出。
保持家中及庭院清潔,清除積水,減少蚊子繁殖。
3. 定期健康檢查
每年為寵物進行心絲蟲血液檢測,及早發現感染。
對貓來說,即便未出現症狀,也建議每年檢查,因為感染初期可能完全無症狀。
///獸醫師的建議///
-重視預防,勝於治療
心絲蟲治療風險高、費用大,早期預防是最安全且有效的方式。
-認識寵物症狀
注意咳嗽、喘氣、疲倦或食慾不振等異常行為,及早就醫。
-遵循獸醫師指導
按時給予預防藥物及定期檢查,不要自行購買或停藥。
-了解區域流行狀況
不同地區心絲蟲流行程度不同,寵物主人應根據當地風險採取防護措施。
心絲蟲是貓狗的隱形殺手,初期症狀不明顯,但一旦病情加重,可能導致心肺損傷甚至死亡,透過了解心絲蟲症狀、治療及預防方式,寵物主人可以更有效地保護愛犬和愛貓的健康,定期健康檢查、使用預防藥物、減少蚊蟲叮咬,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寵物行為,是對抗心絲蟲最有效的方法,記住,健康的寵物從預防開始,讓我們用科學與愛心守護牠們的每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