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物健康|狗狗突然血尿怎麼辦?獸醫師告訴你血尿原因與預防治療方式
養狗的過程中,最讓飼主擔心的就是毛孩的健康問題,若有一天發現狗狗尿液呈現粉紅色、紅色甚至帶有血絲,許多飼主往往會嚇壞,不知道該怎麼處理,其實「狗狗血尿」並不是單一疾病,而是一種症狀,背後可能隱藏許多健康警訊,本文將由專業獸醫師的角度,帶你了解狗狗血尿的常見原因、臨床症狀,以及正確的預防治療方式,幫助飼主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判斷與處理。
///狗狗血尿是什麼?///
「血尿」指的是尿液中混有紅血球,導致尿液顏色異常,血尿可能表現為:
🔸淺粉紅色尿液:紅血球數量少,肉眼較難察覺。
🔸深紅色或帶血絲尿液:紅血球明顯增加,飼主較容易發現異常。
🔸混濁並帶有血塊:通常是泌尿道或膀胱發炎嚴重,甚至可能有結石或腫瘤。
要注意的是,血尿不等於尿液顏色變深,有些食物或藥物也會造成尿液顏色改變,但不代表一定是血尿,因此,若懷疑狗狗有血尿情況,應及早帶去獸醫院檢查。
///狗狗血尿的常見原因///
導致狗狗血尿的原因相當多元,以下整理出幾個最常見的情況:
1️⃣泌尿道感染(尿道炎、膀胱炎)
這是狗狗血尿最常見的原因之一,當細菌侵入泌尿道,會導致黏膜發炎出血,進而出現血尿,常見症狀包含頻尿、排尿困難、舔舐私密處等。
2️⃣膀胱或腎臟結石
結石會摩擦泌尿道內壁,造成出血,結石患者常伴隨疼痛、排尿困難,甚至尿液中帶有結晶或小顆粒。
3️⃣腎臟疾病
腎絲球腎炎、腎臟腫瘤等疾病也可能導致血尿,這類情況通常會伴隨精神不佳、體重下降或食慾不振。
4️⃣外傷或手術後併發症
若狗狗曾經跌倒、被撞擊或接受過導尿、手術,泌尿道組織可能因此受傷,導致血尿。
5️⃣毒物或藥物影響
部分藥物(例如抗凝血藥物)或中毒(如誤食老鼠藥)會影響凝血功能,導致血尿,這種狀況危險性高,需要立即送醫。
6️⃣發情或生殖系統問題(母犬較常見)
母犬在發情期有時會被誤認為血尿;另外,子宮蓄膿或腫瘤也可能導致陰部流血混入尿液中。
///狗狗血尿的臨床症狀///
除了尿液顏色變化,飼主還可以觀察以下行為與症狀:
🔸頻繁想尿卻尿不多
🔸排尿時顫抖、哀鳴
🔸不停舔舐生殖器
🔸尿液有異常氣味
🔸精神萎靡、食慾下降
🔸嚴重時甚至出現完全排不出尿的情況
若狗狗有以上症狀,代表泌尿系統可能已嚴重受影響,需要立即就醫。
///狗狗血尿的診斷方式///
當帶狗狗去獸醫院時,醫師通常會依照情況安排檢查,包括:
🔸尿液檢查:檢測紅血球、白血球、細菌、結晶。
🔸血液檢查:評估腎功能與感染指數。
🔸X 光或超音波檢查:檢查是否有結石、腫瘤或器官異常。
🔸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:若懷疑感染,能幫助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。
///狗狗血尿的治療方式///
治療方式會依照不同原因而有所差異,常見的預防治療方式如下:
1️⃣抗生素治療
若是泌尿道感染,獸醫會依照細菌培養結果,開立合適的抗生素,療程通常需持續 1-2 週,飼主不可自行中斷,避免細菌產生抗藥性。
2️⃣外科或內科處理結石
小型結石可透過藥物與特殊飼料溶解,大型結石則可能需要手術移除。
3️⃣腎臟疾病治療
針對腎絲球腎炎或腎衰竭,需配合點滴治療、處方飼料以及藥物控制。
4️⃣緊急中毒處理
若狗狗誤食老鼠藥或其他毒物,獸醫會立即進行催吐、輸液與解毒劑治療,以避免內出血與器官衰竭。
5️⃣生殖系統疾病治療
子宮蓄膿或腫瘤需盡快手術切除,否則可能危及狗狗性命。
///狗狗血尿的預防治療方式與日常照護///
除了依照醫師建議治療外,飼主也能透過以下方法進行日常預防:
🔸確保飲水充足
足夠的水分能稀釋尿液,減少細菌繁殖及結晶形成。可使用自動飲水器,增加狗狗飲水意願。
🔸定期帶狗狗排尿
不要讓狗狗長時間憋尿,否則細菌容易滋生,引發泌尿道感染。
🔸選擇合適的飲食
若狗狗曾有結石病史,建議選擇泌尿道處方飼料,幫助控制尿液酸鹼值。
🔸保持私密處清潔
尤其是母犬,需定期清潔生殖部位,避免細菌感染。
🔸定期健康檢查
年長狗狗或曾有泌尿疾病史的毛孩,更應每年做一次血液與尿液檢查。
🔸避免隨意用藥
有些人類藥物對狗狗有毒性,飼主切勿自行給藥。
狗狗血尿雖然常見,但背後原因卻非常多元,從單純的膀胱炎到嚴重的腎臟疾病甚至中毒,都可能是元兇,飼主若發現狗狗血尿,千萬不要拖延,應立即就醫,並透過專業診斷找出正確原因,再配合獸醫師建議進行預防治療方式,日常生活中,也要注意飲食、飲水與排尿習慣,才能大大降低狗狗血尿的發生機率,讓毛孩健康快樂地陪伴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