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物健康|狗狗一直亂咬好困擾!獸醫師告訴你幼犬換牙期注意事項

對許多飼主來說,養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狗是一件幸福的事,但在狗狗成長過程中,卻常會遇到一個讓人頭痛的狀況——狗狗一直亂咬,從拖鞋、家具、玩具到手指頭,似乎什麼東西都逃不過小牙齒的攻擊,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狗狗「壞」,而是和牠們的換牙期有密切關聯,那麼,幼犬換牙的過程是怎麼回事?飼主該怎麼幫助狗狗度過這段「亂咬期」呢?以下就由獸醫師來為大家解析。

 

///狗狗換牙期什麼時候開始?///

 

狗狗和人類一樣,也會經歷乳牙到恆牙的轉換,一般來說,狗狗在3到4週大時長出乳牙,而到了3到6個月大之間,乳牙就會逐漸脫落,並被恆牙取代。

狗狗一生會長出 28顆乳牙,之後會被 42顆恆牙取代,換牙過程通常會伴隨牙齦不適、口腔發癢,這也是狗狗愛亂咬東西的主要原因。

 

///為什麼狗狗換牙期會亂咬?///

 

在換牙的幾個月裡,飼主最常見的就是狗狗「到處亂咬」,這樣的行為背後其實有幾個原因:

 

🔸牙齦癢與不適

換牙時,牙齦會有輕微腫脹與癢感,狗狗會藉由咬東西來緩解不舒服。

 

🔸探索世界的方式

幼犬就像小孩一樣,會用嘴巴來認識環境,亂咬東西也可能只是牠在探索周遭世界的一種方式。

 

🔸缺乏適當的咬合出口

如果飼主沒有提供合適的磨牙玩具或零食,狗狗就可能把家具、鞋子甚至是手腳當成替代品。

 

🔸精力旺盛,缺乏刺激

幼犬精力充沛,若沒有足夠的運動或互動遊戲,也可能透過亂咬來釋放能量。

 

///幼犬換牙期常見問題///

 

在換牙過程中,飼主除了要面對狗狗亂咬,還可能會觀察到以下情況:

 

口腔流血:因乳牙脫落或牙齦受刺激,常會在玩具或食盆上看到血絲,屬於正常現象。

食慾下降:牙齦不適可能讓狗狗咬乾飼料時感到痛,短時間食慾會減少。

乳牙未完全脫落:有些狗狗會出現「乳牙殘留」的情況,導致恆牙長歪,這時需要獸醫協助拔除。

口腔異味:換牙期口腔環境容易堆積細菌,可能產生異味,需要加強清潔。

 

///幼犬換牙注意事項///

 

那麼,飼主要如何幫助狗狗安全、舒適地度過換牙期呢?以下是幾個重要的 幼犬換牙注意事項:

 

1️⃣提供安全的磨牙玩具

準備專為幼犬設計的 磨牙玩具(如軟膠咬膠、棉繩玩具),可以幫助狗狗舒緩牙齦不適,同時避免牠去啃咬家具,切記不要給太硬的東西(如牛骨、金屬、硬木),以免損傷牙齒。

 

2️⃣適當提供磨牙零食

選擇適合年齡的磨牙零食(例如凍乾肉條、磨牙餅乾),不僅能安撫牙齦,也能訓練咀嚼肌肉,需注意零食量不可過多,以免造成肥胖或腸胃不適。

 

3️⃣建立良好的咬合習慣

當狗狗咬錯東西時,飼主應立即轉移牠的注意力,例如遞給牠玩具,並在牠正確咬玩具時給予稱讚或獎勵,這能幫助牠建立「什麼東西能咬、什麼不能咬」的概念。

 

4️⃣保持口腔清潔

從換牙期開始,飼主就可以逐漸幫狗狗養成刷牙習慣,使用專用寵物牙刷與寵物牙膏,降低牙菌斑堆積,也能減少異味。

 

5️⃣定期檢查牙齒狀況

如果發現狗狗 乳牙沒有掉落、牙齒排列異常或牙齦腫脹嚴重,應帶去獸醫院檢查,必要時會進行拔牙或口腔治療。

 

6️⃣增加互動與運動

透過玩耍、散步、智力玩具等方式消耗狗狗的精力,能降低牠亂咬的頻率,精力得到發洩,狗狗也會比較安定。

 

///常見錯誤做法要避免///

 

在狗狗亂咬時,有些飼主可能會出於急躁而採取錯誤方式,例如:

 

打罵或用力拍打嘴巴:這不但無法解決問題,還可能讓狗狗產生恐懼或攻擊性。

給予過硬或危險物品:如雞骨頭、塑膠瓶,容易造成碎裂,傷害牙齒或卡在喉嚨。

完全忽略咬合需求:如果不提供玩具,狗狗只會自己找「替代品」,最後受害的往往是家裡的家具。

正確的方式是 引導而不是壓制,透過正向訓練與環境布置,讓狗狗學會適當的咬合習慣。

 

///什麼時候需要看獸醫?///

 

大部分狗狗都能順利完成換牙,但以下情況需要盡快就醫:

 

🔸超過 7個月 還有乳牙未掉落。

🔸恆牙生長位置異常,導致牙齒擁擠或咬合不良。

🔸狗狗因口腔疼痛嚴重拒絕進食。

🔸牙齦腫脹、流膿或口腔異味過重。

 

獸醫會透過檢查來判斷是否需要拔牙或進一步治療,避免影響狗狗成年後的口腔健康。

 

幼犬換牙期是狗狗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,伴隨著牙齦不適與探索欲望,難免會出現狗狗亂咬的行為,飼主若能掌握 幼犬換牙注意事項,例如提供合適的磨牙玩具、建立正確的咬合習慣、維持口腔清潔,就能幫助狗狗舒適地度過這段「亂咬期」。

 

記得,換牙期只是短暫的階段,但良好的訓練與照護,卻能影響狗狗一生的口腔健康與行為表現,只要耐心陪伴,狗狗很快就能長出整齊健康的恆牙,並且成為一隻懂規矩的好伙伴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