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物健康|貓狗耳疥蟲接觸就會感染!獸醫師帶你認識耳疥蟲傳染途徑、症狀與治療、消毒方式

對飼主而言,貓狗的健康總是首要考量,耳朵搔癢、甩頭、耳垢異常……這些症狀可能不是單純的過敏或耳垢堆積,而是「耳疥蟲感染」的警訊,耳疥蟲是一種常見於貓狗耳道內的寄生蟲,不僅影響寵物健康,更具有高度傳染性,甚至可能在人與寵物間交叉感染。

 

本文將從耳疥蟲的傳染途徑、症狀與治療到環境消毒方式做全面解析,讓飼主掌握第一手的防治資訊,守護毛孩耳朵健康。

 

///什麼是耳疥蟲?///

 

耳疥蟲(Otodectes cynotis)是一種微小的外寄生蟲,屬於蟎蟲的一種,主要寄生在貓狗的耳道內,以耳垢、皮屑為食,成蟲肉眼不易看見,但能造成劇烈搔癢與不適,耳疥蟲極具傳染性,一旦發現感染,需及時處理,否則可能在家庭內多隻寵物間迅速傳播。

 

///耳疥蟲的傳染途徑///

 

1. 直接接觸

最主要的傳染方式是貓狗之間的直接接觸,無論是在家中、寵物店、寵物旅館或美容院,若一隻感染的寵物與健康寵物接觸,即可能導致傳染。

 

2. 間接接觸

耳疥蟲也能透過共用物品傳染,例如:毛巾、梳子、睡墊、籠子、玩具等,耳疥蟲可以在環境中短暫存活,特別是在潮濕陰暗的地方,因此,消毒工作尤為重要。

 

3. 母體傳染

小貓或小狗有可能在哺乳或密切依偎的過程中從母體感染耳疥蟲。

 

///感染耳疥蟲的症狀與診斷///

 

1. 常見症狀

持續搔癢耳朵:不斷抓耳、用後腳撓耳或用頭摩擦地面。

頻繁甩頭:耳朵內的蟲體導致不適感。

耳朵紅腫、發炎:有時伴隨異味。

深褐色耳垢:外觀像咖啡渣或焦油狀,是耳疥蟲的典型特徵。

聽力下降或反應遲鈍:在嚴重感染情況下,可能影響聽覺。

 

2. 診斷方式

獸醫會使用耳鏡檢查或採集耳垢樣本,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耳疥蟲或蟲卵,部分獸醫也會建議進行皮膚刮片檢查,以排除其他皮膚寄生蟲問題。

 

///耳疥蟲的治療方式///

 

一旦確診為耳疥蟲感染,需立刻展開治療,耳疥蟲容易復發且具有傳染性,必須依照獸醫指示完成完整療程。

 

1. 局部治療

滴耳藥:常見藥物如含有selamectin、moxidectin、ivermectin等成分,用以殺死耳道內的蟲體。

清潔耳道:配合抗菌耳液清潔耳垢與蟲體。

 

2. 口服或注射治療

嚴重或全身性感染時,獸醫可能開立口服或注射型抗寄生蟲藥物(如ivermectin),以徹底清除蟲體。

 

3. 多寵物同步治療

若家中有多隻寵物,即使只有一隻出現症狀,也建議全體接受檢查與預防性治療,避免反覆交叉感染。

 

///耳疥蟲感染後的居家消毒方式///

 

治療耳疥蟲不只需要針對寵物本身,也必須同步清潔與消毒環境,才能防止蟲卵或蟲體殘留再感染。

 

1. 清洗寵物用品

使用熱水清洗毛巾、睡墊、衣物、玩具等。

建議使用寵物專用消毒劑,具備殺蟲與除菌效果。

 

2. 定期消毒環境

地板、地毯、牆角等毛孩常活動處可用漂白水(稀釋後)或次氯酸水擦拭。

若為木質家具,建議用酒精或不損材質的消毒液。

 

3. 保持環境乾燥通風

耳疥蟲喜歡潮濕溫暖環境,維持通風能有效降低存活機率。

 

///如何預防耳疥蟲感染?///

 

1. 定期檢查耳朵

每週檢查一次寵物耳道是否乾淨、無異味,及早發現異常徵兆。

 

2. 定期驅蟲

依獸醫建議進行內外寄生蟲驅蟲,常見藥劑如Revolution、Advocate等皆可預防耳疥蟲。

 

3. 避免與陌生動物接觸

避免毛孩與來歷不明或未經健康檢查的動物長時間接觸。

 

4. 帶回家前健康檢查

從收容所、寵物旅館或美容店接回寵物時,應先做耳朵檢查,必要時隔離觀察幾天。

 

耳疥蟲雖然不是致命疾病,但對寵物而言卻是一場折磨,貓狗耳疥蟲感染往往因傳染途徑廣泛、症狀類似其他疾病而被忽視,飼主唯有掌握完整的傳染途徑、症狀與治療方式、消毒方式,才能有效根除耳疥蟲問題,讓毛孩安心、健康地生活。

 

如果你發現毛孩有不斷搔耳、甩頭等異常行為,請即時諮詢獸醫,切勿自行用藥,避免延誤治療或造成更多併發症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