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物健康|狗狗走路腳縮起來當心膝蓋骨異位!獸醫師教你判斷嚴重程度、症狀及治療方式
你是否曾經注意到自家狗狗在散步時,突然一邊腳縮起來不著地,過一會兒又恢復正常走路?這種情況可能不是一時的抽筋或疲勞,而是「膝蓋骨異位」的警訊,這是一種常見於小型犬、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品種狗狗身上的關節問題,若未及早治療,可能會引發關節退化甚至永久性傷害。
本文將從狗狗腳縮起來的原因出發,帶你認識什麼是膝蓋骨異位、如何判斷嚴重程度、可能出現的症狀,以及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與日常照護建議,幫助你更好地照顧毛孩健康。
///狗狗腳縮起來,可能是膝蓋骨異位的警訊!///
當狗狗在走路或跑步中突然將某一隻後腳縮起來、停一下再繼續行走,很可能是膝蓋骨異位(Patellar Luxation)導致的不適,膝蓋骨異位指的是膝蓋骨(髕骨)從其正常位置脫位,滑出股骨的滑車溝,造成疼痛或活動困難。
這個問題通常發生在後腳,而且是間歇性出現,根據獸醫臨床觀察,小型犬種如博美、吉娃娃、約克夏、馬爾濟斯、貴賓犬、比熊等,屬於高風險族群,不過,許多中大型犬或混種犬在某些條件下也可能發生。
///膝蓋骨異位的分類與判斷嚴重程度///
獸醫師通常會將膝蓋骨異位依照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(Grade 1–4):
Grade 1(第一級)
髕骨偶爾會滑出原位,但會自行滑回。
狗狗幾乎無明顯疼痛或跛行。
通常為無症狀,只有在定期健檢或意外中發現。
Grade 2(第二級)
髕骨會經常性滑出,但也能自行或經由按摩復位。
狗狗可能偶爾腳縮起來,活動後短暫跛行。
有時會見到狗狗在快走或跳躍時突然一腳提起。
Grade 3(第三級)
髕骨常處於脫位狀態,復位困難。
狗狗明顯疼痛,步態不穩,甚至拒絕走路。
關節因異常磨損開始發炎或退化。
Grade 4(第四級)
髕骨完全脫位且無法復位。
常見於先天畸形或長期未治療案例。
狗狗可能幾乎無法使用患肢,長期下來會造成肌肉萎縮或骨骼變形。
獸醫師會透過觸診、觀察步態、X光檢查等手段進行評估,幫助飼主了解狗狗膝蓋異位的程度。
其他症狀:除了腳縮起來,還可能有這些表現
除了最常見的「狗狗腳縮起來」,膝蓋骨異位的狗狗還可能出現以下症狀:
-活動量減少、走路變慢
-嚴重跛行或偏向使用一側腳走路
-拒絕上下樓梯或跳上沙發
-膝關節發出喀喀聲
-膝蓋或腿部觸摸時出現抗拒、疼痛反應
-情緒變得不穩定,容易煩躁
初期症狀可能輕微,容易被忽略,因此若家中狗狗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「腳抬起來」,建議盡快帶去獸醫院檢查。
///治療方式:保守治療 vs 手術治療///
根據膝蓋骨異位的嚴重程度、狗狗年齡、活動量等,獸醫會建議以下幾種治療方式:
1. 保守治療(適用於Grade 1–2)
減重控制:體重過重會加重膝蓋壓力。
補充關節保健品:如葡萄糖胺、軟骨素、MSM等。
物理治療與復健:水療、熱敷、按摩等可幫助關節活動。
避免劇烈活動:如高跳、急停急衝等運動。
使用護具:某些情況下可以短期使用犬用護膝。
這些方式可延緩症狀惡化,特別適合年長犬或不適合麻醉的狗狗。
2. 手術治療(適用於Grade 3–4,或有明顯生活困擾)
若狗狗已有明顯疼痛、跛行或關節結構異常,獸醫可能建議進行手術矯正:
滑車溝重建:加深滑車溝以固定髕骨位置。
韌帶重建:調整韌帶牽引方向,讓髕骨回到正確軌跡。
骨骼調整:必要時進行脛骨轉位等手術。
手術後需配合2~3個月的恢復期與復健,治療成功率普遍良好,但需有耐心與資源配合。
///日常照護建議:預防與延緩惡化的關鍵///
除了治療外,平時的照護也是維持狗狗關節健康的關鍵:
定期健檢: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
維持理想體重:肥胖是關節病的加速器。
提供止滑地板:避免狗狗在家中滑倒,加重膝蓋負擔。
設置跳台或樓梯:幫助狗狗上床或沙發時減少跳躍動作。
避免高衝擊活動:如跑山、頻繁跳躍。
若家中已有膝蓋骨異位史的狗狗,建議長期補充關節保健食品,並與獸醫配合追蹤病情。
當狗狗腳縮起來、走路不穩時,千萬別輕忽,這可能是膝蓋骨異位的警訊,透過及早診斷、判斷嚴重程度,並採取適合的治療方式與日常保養,我們可以大大提升狗狗的生活品質,讓牠們健康快樂地陪伴我們更久。
記住,每一隻腳縮起來的背後,都可能藏著狗狗不敢說的疼痛。用心觀察、即時處理,是每位毛爸毛媽責無旁貸的責任。